據市場了解,2018年2月6日,行業翹首以盼的熱軋鋼筋新行業標準,昨日發布,新標準編號:GB/T 1499.2-2018,代替標準:GB/T 1499.2-2007,具體實施時間定為2018年11月1日。新行業標準中,新增金相組織檢驗規定、宏觀金相、截面維氏硬度、微觀組織及檢驗方法,旨在從行業標準上,防止穿水鋼筋冒充熱軋鋼筋在市場進行流通。
為什么鋼廠喜歡采用螺紋鋼穿水工藝?
巨大經濟效益:螺紋鋼穿水工藝通過軋后穿水,提高鋼筋性能,降低合金元素含量,以達到降低生產成本、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。生產相同強度級別的螺紋鋼筋如采用穿水冷卻工藝,可適當降低錳元素含量。據統計,生產強度級別相同的螺紋鋼筋,如采用穿水冷卻工藝,每噸可節約錳碳合金20-30元,按鋼廠年產100萬噸螺紋鋼筋計算,每年可創造2500萬元經濟效益,同時鋼廠成本增加幾乎可以忽略。
為什么要全面停止穿水工藝軋制鋼筋?
穿水工藝軋制鋼筋主要問題:1. 降低物理性能塑性指標:穿水后的鋼筋在抗拉強度以及屈服強度上有明顯提升,但在上出現明顯降低。
2. 嚴重表面裂紋:穿水后的鋼筋容易產生邊緣裂紋,該裂紋源于表面,往基體延伸,通常深達0.15-0.25mm。在終端使用過程中易產生應力集中現象,裂紋進一步加深或擴散,從而嚴重影響鋼筋使用性能。
為什么增加金相組織檢驗?
螺紋鋼軋制穿水冷卻原理:螺紋鋼筋具有一定的淬透性,在終軋后,其溫度仍在Ae3以上,在核實的穿水冷卻工藝控制下,避開珠光體型和中溫貝氏體相變區域,在鋼筋表面一定厚度內發生馬氏體相變。而心部基體組織在短時間的水冷條件下,未能發生馬氏體相變,只能發生擴散性珠光體相變,形成晶粒度細小的等軸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。螺紋鋼筋終軋未采用穿水冷卻,緩冷后金相組織主要是均勻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。通過金相組織檢驗,能迅速地把采用穿水工藝和非穿水螺紋鋼準確辨識出來,同時也是可以作為最終鑒定檢驗方法。